农民工返乡导致城镇化增速放缓
农民工返乡导致城镇化增速放缓
户籍制度改革能够为中国经济带来1-2%的潜在增长率。然而,在中国经济下行的时候,农民工返乡潮,已导致城镇化增速放缓,这对中国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推动比较缓慢,原因在于推动改革的主体地方政府,和改革红利的获得者全社会并不匹配。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公共产品,因此,中央政府要出来买单。要让户籍制度的改革成本,能够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社会、个人、企业之间合理分担。
每年农民工外出的增长速度,2005-2010年之间每年是4%,去年,就降到只有1.3%,今年上半年只有0.1%。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口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外出的变化,劳动力外出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我们未来的城镇化的速度。
中国的城镇化定义是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也就是说你在什么地方住6个月以上,你就是什么地方的人,因此如果你在城镇住了6个月以上,你就被统计为城市人口。因此我们的城镇化率是指的这种常住人口。按照这个定义,我们现在城镇化率是54%。
但是中国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我们有户籍制度。也许你在城镇打工、城镇居住,但是如果你的户口还是在农村户口,那么你的身份也就还是农民,我们把它叫做农民工。
按照后者来计算,即按照户籍来计算,我们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率现在只有38%。那么,现实的城镇化和户籍的城镇化两者之间还有巨大的差距。
因此说,农民工对中国的城镇化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比如说我们目前城镇全部就业人口中大概40%是农民工,即这些不具有本地户口的居民。那么,每年能够新增的城镇就业几乎全部是农民工。
打了20年工,还不是农民工的身份,没有公平和尊严,你会在一个本不是你该呆的地方吗?
农民工回到农村才是正确的选择。傻乎乎的农民工到城里找工作,真是这群傻蛋给了那些奸商创造发财的机会。看看深圳,外来打工的人口远远超过深圳人口。本地农民都不需要干活,租房子日子过得十分滋润。农民工呢,加班加点挣来的钱付房租,吃饭,来回路费。到家里就没有多少了。而且孩子变成留守儿童,老父母无人照顾。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联合国人口署预测,20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31.1%,大大高于届时的世界平均水平(21.9%)。中国人口结构将由小孩和青壮年多、老年人少的“金字塔型”,变为青壮年多、老人孩子相对较少的“橄榄型”。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测算,中国的老年抚养比率或将由2010年的39.1%达到2025年的45.8%。
目前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低至1.2左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在经过上世纪50年代的生育高峰以后,近年来已降到0.7-0.9,远低于2.1的“更替水平生育率”。
中国经济目前的下滑就与当下的人口局面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看,当前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也许就是改变计划生育政策的最后一根稻草。
短期内,中国人口变化的趋势已经无法改变。未来的中国,很可能是一个老龄化,年轻人缺乏的倒金子塔国家,步入日本的人口结构的轨道。
这是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能促进生育率的下降,在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泰国、或墨西哥,均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但都出现了生育率下降的现象。中国也不例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受教育年限的提高,生活成本的上升,教育成本的提高,加之长期的抑制生育的政策,中国人的生育意愿在不断下降。
据国家计生委的统计:2005年到2008年,全国计划生育事业费从226.39亿元提高到36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7.44%。巨大的预算下面,有众多的既得利益者。
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的生育率为1.22,但计划生育部门以漏报为由将生育率上调整整48%至1.8。
既得利益团体阻扰了。为一己私利,阻碍国家人才资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