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平均的月收入水平是3000人民币
全国平均的月收入水平是3000人民币
按中国当前主流的情况来看,每100个人中国人中,参加工作的比例最多是55-60人左右。其它人口为退休人员,儿童,学生,家庭主妇,因病因残无法参加工作的人群等。
再加上,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个税后概念(扣税,扣保费)。因此,基本上,把当地统计局公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就基本上,等于这个地区真实的人均税前平均工资水平。
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311元,比上年增长10.9%。
按这个数字来算,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实际月收入(工资加其它各类收入)。约为36000元。这个数字是包括了全国城市和农村后的平均水平。
也就是说,全国平均的月收入水平是3000人民币。约合500美元不到。这个收入,其实已经不算太低,应该超过了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甚至还超过了几个欧洲国家,包括最近闹得很火的乌克兰。
2013年,大学生应届的工资,全国已经超过3000元了(其中本科3278元)。
在这个基础上,一线城市的平均水平是多少,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一下。
一线城市加211以上大学,现在5000起,是非常正常的行情。
以我对上海的了解,现在4000以下,是很难找到正规院校的毕业生了。
那怕是那种一般学校的毕业生,最差的外派职务,4000以下的,也真的捞不到人了。
收入是反映就业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在本次调查中,由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起薪进行了估计。为了排除奇异值,我们只统计了月起薪在500~20000元之间的观测值。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的算术平均值为3378元。
毕业生的起薪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历越高起薪越多。从算术平均值看,专科生为2285元;本科毕业生为3278元;硕士为5461元;博士为8800元。
第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男性为3579元,女性为3094元,两者相差485元。
第三,学校类型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211”重点高校为3157元,一般本科院校为3793元,高职院校为3291元,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为2610元。
第四,就业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京津沪为5419元,东部地区为3148元,中部地区为2882元,西部地区为3167元。地区之间呈现中部低、两头高的特点。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88倍。
第五,就业地点之间存在差异: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平均收入最高,为3791元;地级市的平均收入为3033元;县级市或县城的收入平均为2656元;乡镇和农村的收入分别为2518元和2485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53倍。
农民工的收入,网上有很多贴,我就不分析了……现在上海饭店招一个上菜的小MM,也是2500包食宿了。这相当于税前3000的水平了。
地铁里发传单,现在一天也是150的行情了。
所以如果有朋友老是抱怨自己收入只有千把块钱,说实话,我基本上是不同情的,因为人生是自己选择的。现阶段的,体力劳动的价值,也在被慢慢认可,只要肯干,只要用心点,正常人,那怕没有上过大学,找月收入3000(二三线城市,适当降低)的工作还是不难的。
中国一年销售上千万套房子,销售2200万辆汽车,有1亿人次出境。这是只有平均3000月收入的国民能够承担的吗?你见过世界上那个月收入不到500美元的国家的国民,有这样高的购买力?
中国人均GDP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但是人均买车量是全球的1.5倍。这个又怎么解释?中国人口只占全球19%,却买了全球26%的汽车,买了全球30%的家电。那我们是应该质疑中国的统计数字太低了呢,还是质疑那些排在中国之前的国家吹牛了?
很多人讲到中国人买车是全家贴钱的问题。我感觉有点极端,这样的例子有,但是比例不会超过三分之一。国外的情况,其实也类似买车,尤其是买新车,肯定是家庭一起商量后的决定。台湾和中国人文化是接近吧,现在台湾人均购车率还不如大陆,台湾人每万人买车的比例,只有大陆的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