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电池为什么不耐用
智能机电池为什么不耐用?
当4G就要卷土而来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它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电池。一年半载,手机的芯片和性能可能提升一倍(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但电池是化学技术产品,它的研发比想象得更慢。
科学家在制造电池之初就已经对其进行了许多优化,这让电池的改进只能以量化增长、体积变小,并成为电池生产最重要指标。但增加电池容量的最快方法是增大体积,但这对智能手机却并不适用。所以手机生产商们智能改进芯片,让它不那么耗电。
实验显示,一款普通智能手机待机的平均功率为17.94毫瓦,开启蓝牙不连接设备和开启蓝牙仅连接设备不工作时,功率分别为20 .80毫瓦和41.48毫瓦,由此可以看出,前者耗电量微乎其微,而后者是正常待机耗电量的2.3倍。
2%
0℃环境下剩余电量40%的锂电池存放一年,容量损失2%
35%
40℃环境下完全充满的锂电池存放一年后,容量损失35%
最早手机多使用的是镍镉电池,镍镉电池有着严重的记忆效应,每次必须完全放电后才能对其进行充电,否则电池就会进行记忆缩短使用时间,并且镉元素有毒,镍镉电池在长时间通话后还会发热变形。
此后,镍氢电池开始用在手机中使用。相比镍镉电池其更轻、更薄、不再有毒并且能量密度也增大了,同时电池的记忆效应大大减小(仍需20次的完全充放电),不过发热变形的问题依然存在。
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是手机电池革命的里程碑。其重量很轻,和镍氢电池相比能量密度提升了30%,不再有记忆效应,随着科技的发出又出现了锂聚合物电池,其不但体积更小容量更高,还不需要外壳(当然其还是属于锂电池的范畴)。
最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了,3500mAh以下容量的电池技术相对成熟,随着手机电池容量的不断提升,其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断增多。从本质来看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这必然就便随着相应的化学反应,对于这种化学反应的本身就存在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