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从哪些方面改变了你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传统工作方式、商品、技能、商业模式,以及我们的习惯,很多正因为互联网而消失或衰弱(这里说的网络,不仅包括互联网,还包括其他现代网络,如手机网络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听起来有点伤感,不过生活就是这样,不合时宜的,就总会被忘却。瞧瞧吧,下面的这些是不是已经淡出或远离我们?
事物
■唱片店与正版电影DVD
这是一个大家都想听免费音乐的年代,开店卖唱片赚钱已经越来越难。许多人选择从网上免费下载电影,这么做的理由之一,是电影首映到发行DVD之间等待的时间太长,比如英国消费者要等6个月,没这个耐心。
■脚注
有了各种超链接,脚注就显得多余了。
■“粉丝”杂志
有了博客和网站,针对“粉丝”(喜欢某事或某人的人)的纸质杂志就被取代了。网络给了“粉丝”们更大的自由及交流空间,还可以与更多的人分享。
■手表
想知道时间,许多人的习惯是摸出手机看一下,而不再是看表。
■相册和幻灯片
游玩回来,照片往电脑里一存,或者贴到网上与人分享。今年早些时候,柯达公司就宣布因为需求量太少,停产一款幻灯胶卷。
■电报
以春节晚会为例,以前主持人会念许多电报,现在出现更多的是电子邮件甚至视频了。
■空当接龙
还记得这款小游戏吗?电脑没联网时,多少人玩它来打发时间。现在大家都玩网上的小游戏了。
■记事本上印的有用信息
记事本的前面或后面通常会印几页“有用信息”,比如单位换算、区号等等。不过现在还有人翻本子查“一加仑等于多少升”吗?手机或网站都会自动换算。
■权威参考书
我们仍然需要可靠的消息,但一般不愿意花钱买了。
概念
■外语的神秘感
不少翻译网站已经能够提供即时、高质量的翻译服务,并且涵盖几十种语言间的互译,令外语不再神秘。不过这种方法也让人无法体验外语的美感和韵律感。
■记忆
想知道某样东西,不管它多稀奇古怪,用谷歌或维基百科一搜,花不了几秒就有了结果。互联网时代,光记住知识并没有非常大的价值,更看重的是你如何运用它,创造性更重要。
■隐私
英国公共场所的摄像头是欧洲国家中最多的,因此政府常被人抨击滥用摄像头监视人们的生活。但人们在社交网站上对自己私生活的曝光,远远超过监视器所能获得的部分。进大学你以为能够“改头换面”换个人似的生活?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你在Facebook(脸谱社交网站)出卖了自己,上面清楚贴着你过去的照片。
■相见不如怀念
大家都挂在网上,可以清楚地知道某某过去5年重了多少。所以时隔多年再见初恋情人,不会有太多的情感冲击。换作以前,重聚时看到对方的体型变化,很可能深受打击。
■对专业人士的尊重
大量健康保健网站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开始动摇了医生们的权威地位,因为越来越多病人手里握着大量下载打印的保健资料。
■坏事不出门
在互联网年代,“坏事传千里”这话更是真实。20年前,如果一个苏丹人和一头山羊结婚,这个不怎么光彩的消息最多传到邻村。但同样的事情发生在2006年,网络的力量让通比先生“荣登”当天世界不少地区的新闻头条。
■骗局与阴谋论
互联网上经常充斥着谎言,但无数事实证明,它揭穿的骗局更多。
习惯
■从头到尾听完一张唱片
有了网络,许多人只听其中的某首单曲。这事有两面性,不必要再把所有歌听完就能挑出最好听的,但有些单曲,难道真能配得上那么广泛的收听率?
■亲笔信
电子邮件更快、更便宜也更方便,收到朋友寄来的亲笔信已经成了非常难得的事。不仅如此,用笔写字的机会也大大缩水。网上交流,很多人会用各种缩写或网络用语,不上网的人读起来犹如“火星文”,这种习惯已影响到现实生活的写作。
■一起看电视
原因之一是相比看电视,许多人更喜欢上网。另一个原因是,爱看电视的人,可能选择上网看。加上在线电视可以让亲朋好友在不同时间看同样的节目,所以不用赶在同一时间挤在电视机前了。
■背电话号码
过去人们不得不用脑子记住一些电话号码,但现在只需将号码储存到联系人菜单里,就再也不用看那些数字了。
■集中注意力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多任务操作”。一边干活,一边发邮件,一边看新闻,还要见缝插针上开心网“偷菜”,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但是实践与科学家都证明,专心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午休
你今天午休离开办公桌了吗?是不是吃完饭就回到电脑前?甚至一边吃饭一边发电子邮件,或者查询自己感兴趣商品的价格?现在不上网的空闲时间是不是越来越少了?你上次坐在窗前发呆一小时,或者重读自己喜欢的书,是什么时候?互联网无时无刻不在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而且越来越难以抗拒。
■准点
在手机出现之前,人们通常都不会在约会时迟到。但现在,离约定时间5分钟时发个短信告诉朋友要晚了,是屡见不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