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PC机内存的容量其实是非常小的
早期的PC机内存的容量其实是非常小的,甚至不需要占用主板过多的空间,所以早期的许多电脑,内存是直接焊接在主板上的。当然这样的劣势就是用户无法自行更换或者升级。随着电脑的速度越来越快,焊死在主板上的内存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了。
●开天辟地的SIMM内存
用户有需求,厂商就要满足用户的需求。于是,可更换内存的设计就应运而生了。在80286时代,我们看到了内存的早期形式:SIMM(Single In-lineMemory Modules)规格。顾名思义,这种内存插槽以单边插槽的形式进行连接。限于当时工艺以及技术的限制,SIMM内存拥有着比较大的约束。
最早期的SIMM内存采用的是30Pin设计,由于30Pin SIMM内存使用时需要8个数据位1个校验位,所以对于30Pin SIMM内存来说就需要同时安装四条内存才能够正常使用。所以早期的内存在购买成本上并不低廉。加上大量内存会增加整机的故障率,所以SIMM规格出现在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拍手叫好。
于是在386、486时代,SIMM得到了改进,由30Pin增加至72Pin,同时支持16位的处理器。而在容量上,72Pin内存也从30Pin时代的256KB增加到512KB、1MB甚至是2MB。另外72Pin SIMM内存只需要安装2条内存就能够正常工作,这也提高了主机的可维护性。所以72Pin SIMM内存出现后快速替代了30Pin SIMM内存的地位。
随后EDO RAM出现在众人面前,这种内存也属于72Pin SIMM内存的范畴,不过由于有着更大的容量和更先进的寻址方式,所以在486时代非常盛行。这种内存与FP DRAM原理大致相同,但是由于这种内存简化了数据访问的流程,所以在存取速度上要比传统的DRAM要快上不少。
SIMM的成功证明了内存可更换设计师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内存规格在保持可更换设计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改进,所以我们看到了新的内存规范:SDRAM。而第一代SDRAM被称为SDR SDRAM(Single Data Rate SDRAM)。
SDRAM为内存带来的新的生机,其64bit的带宽与当时处理器的总线宽度保持一致,这就表示一条SDRAM就能够让电脑正常运行,这样大大地降低了内存的购买成本。由于内存的传输信号与处理器外频同步,所以在传输速度上,DIMM标准SDRAM要大幅领先于SIMM内存。
SDRAM出世之时恰逢Intel和AMD的主频大战,无论是主频、倍频和外频都在不断进行变化。倍频和主频的提升对于内存来说并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处理器外频的提高需要SDRAM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上。所以SDRAM的频率也经过了数次升级。从最早的PC66到PC133,从SDRAM频率的变化就能看出处理器外频的升级。而在超频市场中,为了能够让处理器外频达到更高的水平,市面上还出现了PC150、PC166等规格,可以说SDRAM在频率上更加灵活,性能也能够满足平台的需求。
DDR SDRAM英文名称为Dual Date Rate SDRAM,从字面意思上也能知道,这种内存比第一代的SDR SDRAM多出一倍的传输速率。其秘密就在于DDR SDRAM在数据传输中同时使用了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这样在相同的时钟下,DDR SDRAM的传输速率得到了成倍的提高。
于是我们俗称的DDR内存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所有主板的标准配置,从最早的DDR200规范再到DDR400规范,DDR SDRAM在频率上并没有非常大的提升,但是两倍与总线时钟的带宽让DDR SDRAM的适应能力出奇的好。同时DDR SDRAM相对较低的成本也让用户易于接受。
相比于DDR SDRAM,DDR2和DDR3最大的改变在于数据预读取的位宽。每隔一代,数据预读取的位宽便增加一倍,这样便能够提升一定的内存存取性能。而SDRAM的工作电压不断地降低,从而不断地增加能效比,加上随着DDR SDRAM的换代,内存的频率在逐渐提高,这种看似暴力的性能提升方式能够为SDRAM带来最为直接的性能提升。
不过SDRAM每一代的更新并不是一帆风顺,虽然更先进的内存带来的是更高的频率,但是相对地会带来更高的时序,这让不少用户都难以取舍。同时每一代SDRAM的更新都会伴随着插槽定义的变化,这也使得在SDRAM换代期间总是会出现同时兼容两种内存规格的主板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