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的黄梅戏传人将承前启后
黄梅戏是我国名闻天下的五大戏剧种类之一。它可能是起源于明朝黄梅县的民歌小调黄梅调(特别是采茶调)和鄂东地区流行的“山歌畈腔”。 黄梅县的紫云,龙坪,多云等山区,早在唐宋时就盛产茶叶,并享誉全国。每年春天采茶时,茶农们习惯于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小调和民歌,来调剂生活。就在这种漫山遍野歌声不绝之中,黄梅采茶戏孕育成熟。 黄梅采茶戏在自身不断地发展过程中,积极向外地拓展,约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黄梅采茶戏随着黄梅县的逃荒难民和说书艺人,大量入皖而流传到安庆以及江西鄱阳湖一带,并形成成熟的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源于湖北黄梅地区。因人民的社会交往逐渐向东流传到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地区,并以此为中心,发展成型。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徽剧等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风格。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早期黄梅戏的演出剧目,大多为老艺人自编自演的反映底层民间生活的小戏。20世纪50年代起,一大批有志于戏曲事业的知识分子加入黄梅戏传统剧目的发掘与再创造,大大丰富了黄梅戏的表现形式,加强了黄梅戏的文学性,发展了唱腔和伴奏,使其原来的民俗性和通俗性得到质的升华,旋律更为优美,影响更为扩大,黄梅戏真正迎来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艺术春天。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张云风等一大批优秀表演人才,《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就是这一时期所产生的代表性作品。随着众多优秀剧目的不断推出,国内外的观众,认识并接受了黄梅戏,使黄戏从乡村草台登上了都市的大雅之堂,最终成为驰名海内外的著名剧种。黄梅戏的一些剧目和演员曾获得众多全国奖项,多次赴香港、澳门、新加坡、德国、台湾、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演出,获得广泛的好评,被外国友人誉为"中国的乡村音乐"。
骄傲和光荣已成为历史,新世纪已经敲开希望之门,如今的安徽黄梅戏又涌现出如马兰、黄新德等为代表的众多新人。面对新世纪,新一代的黄梅戏传人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用青春、美丽和智慧,创造新的灿烂的社会主义文艺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