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街是横店主要的步行街
横店街头人声鼎沸。
一干小店未打烊。奶茶铺门口排队依旧。绝味鸭脖的柜台边,忽然从黑暗里伸出一只手,套着长指甲,接过几大盒鸭脖,一眨眼就消失在路边房车前。隔壁的麻辣烫10元足够1人饱腹,午夜照样满座。
远处,影星酒店的外墙灯光高悬在夜空;近前,摇摆车头的摩托、房车、三轮,及数不尽牌子的红色汽车尾灯,此起彼伏,与乌压压的人群,一起攒动在街头巷尾。
简直不像在深夜。
万盛街,是横店主要的步行街。电影元素的公交长凳上,光膀子的年轻人或躺或坐,透过拱形的站牌柱,还能看到“东方红”“花样年华”等店招字样。
有人在街心拨弄吉他唱歌,有人在为游客画人像。走着走着,看到游客拍照,犄角旮旯里会忽然有人蹦出一句:“帅哥美女,也给我们照两张呀。”
即便不在影视园区,横店依然处处是戏。每一根路灯杆,都挂着各色电影海报,不重样。路牌,仿照上世纪电影里的式样。店名,常取自影视。
老宋烧烤、野店餐馆、老沈推拿、月娥羽绒服、大城小厨、萝卜丝饼店等一批小店,因明星剧组光顾美名在外。
但这只是1.0版,如今的2.0版,是明星们自己在横店开店:杜海涛的面馆、郑爽的炸鸡店、钱泳辰系列餐饮店、林峯的酒吧、赵丽颖等合开的烤鱼店、阮圣文等合开的湾餐厅……倒下一批、再起一批。
难以想象,20年前,这里只是浙江东阳的一片荒山,寸草不生,仅有几个村庄。
1995年底,谢晋拍摄历史大片《鸦片战争》,苦于找不到拍摄基地。横店得知后,愿意为谢晋重建一条“南粤广州街”,街上要有100多栋房子、1条珠江、1座塔,3个月内完工。
这项几乎不可能的任务,横店完成得很漂亮。东阳自古出工匠,120支工程队同时进山,日夜交替、风雨无阻,广州街终于按时交付。
1997年,陈凯歌拍摄《荆轲刺秦王》,精心准备了4年。剧组设计师们用4年时间,画出了宏伟的秦王宫图纸,却苦于无法变成现实。
谢晋把横店介绍给了陈凯歌。秦王宫,占地80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是一场更辛苦的战役,横店最后用时8个月,再现图纸上2000多年前的巍巍宫殿。
2001年,殷旭来到横店影视城,担任了13年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刚接手时,剧组拍摄矛盾不断。群众演员大多是村民,这个村的人不允许去那个村拍戏。某些村民偷懒,说好又变卦不去。某些剧组不上道,不给村民演出费,杀青后偷偷撤走。抢人、抢场地、抢资源。各剧组之间、各村民之间还有“内部矛盾”。横店影视城每天像居委会大妈一样,疲于应对各种无止尽的麻烦。
于是,殷旭从管理制度上想了一套解决方案:成立群众演员公会,作为第三方平台。剧组拍戏,先签协议,付保证金。而群众演员,不再直接从剧组领薪,统一由公会发放工资。
想当群众演员,首先要到群演公会办证登记,有证才能去演戏。公会平衡多方利益后,定期制定一套详细的群演价格表,细致到演磕头多少钱、哭一场多少钱、摔一跤多少钱。
由于北漂还是一个松散的群体,所以横漂的演员公会,直接决定了中国群演的价格。
“只要我们横店不涨价,中国的群演就不会涨价。”殷旭说,因此,他一度被戏称为“中国最大的‘群头’”。
这里每天有5000多名群众演员在拍戏,登记在册的约48000名,很多人来来走走。未来,横漂办证会分得更细,只呆30天,办一个临时群演证。长期在横店拍摄,还需要体检,合格才能领证。电脑系统上,最近一年拍戏超过100场的,会跳出一份名单,设定为活跃人员。3个月没演过1场戏的,设定为沉默人员。管理更加精细化。
有剧组制片人抱怨,在横店拍了十几年戏,实在看腻了,想换个地方拍戏。然而真换地方以后,发现没有管理,啥事都让剧组自己协调。有一回,一位老总收到一条微信:在横店时老哭爹骂娘,嫌你们这个那个,可一旦离开横店,又觉得还是横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