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1)全身治疗:积极进行病因治疗,预防发生并发症。早期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转变为慢性中耳炎。
(2)局部治疗:鼓膜穿孔前,耳道内滴用2%酚甘油以减轻耳痛和促进局部炎症消退。鼓膜穿孔后,以保持良好的引流为目的。局部清洗上药,用1‰雷夫奴尔棉栓,有利于炎症消退。条件允许者,可配合物理疗法,如蜡疗、微波、半刺等,有助于止痛和消炎,并且缩短病程。
中耳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耳病、它分为非化脓性(卡它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两种。卡它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耳部有阻塞感,伴有耳鸣、得了化脓性中耳炎的病人,鼓膜会发生穿孔,脓液流出外耳道后,耳痛会明显减轻、好转,但是随着天气、情绪变化,病情也变化。在中耳化脓感染期间,听力可明显下降伴耳鸣,在鼓膜穿孔后,听力反稍好转。
发病原因有游泳时擤鼻不当,或潜水、仰游时的方法不好,都可使水从鼻腔侵入中耳。初学跳水如果没有掌握好头部姿势,使耳对着水面跳下,可压破鼓膜。因此游泳时须注意正确的姿势,防止鼓膜破裂和中耳发炎。不要用尖锐的东西(如发夹、绒线针等)挖耳,以免碰伤鼓膜。最好戒除挖耳的习惯。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分两步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
治疗原则为改善中耳通气,清除中耳积液及病因治疗。
1、改善中耳通气
1.1%麻黄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
2.咽鼓管吹张:可采用捏鼻侥气法、咽水通气法或导管吹张法。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忌用。
3.红外线或超短波透热理疗,改善中耳血液循环,促进粘膜水肿消退。
2、清除中耳积液:
1.鼓膜穿刺抽液:用针尖斜面较短的7号针头,在无菌操作下自鼓膜前下方或下方刺入鼓室,以空针抽吸积液)。必要时定期重复穿刺抽液,积液为粘液或胶状者,可用α-糜蛋白酶(5mg)溶液先注入中耳少许,待5~10分钟后,再注入其余溶液,稍加压慢注,常可冲洗出多量粘液或粘胶液,每周2次。
2.鼓膜切开术:液体粘稠,穿刺抽吸无效者,可作鼓膜切开术。鼓膜切开后吸尽鼓室内液体,积液粘稠者,可注药液入鼓室,如α-糜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及50%尿素等。
3.鼓室置管术:分泌物粘稠,经上述处理无效;病情迁延,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或估计咽鼓管功能不能于短期内恢复正常者,可经鼓膜留置通气管(内径1~1.2mm的T形管或扣眼硅胶管)。通气管留置时间久暂不一,待咽鼓管功能恢复,即可取管。
3、病因治疗:
1.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肥大者,行腺样体切除术。下鼻甲后端肥大者,行下鼻甲后端部分切除术。
2.抗生素治疗:急性期可选用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
3.类固醇激素药物:可用地塞米松或强地松口服,作短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