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养就是首先要改善睡眠,减轻精神压力
调养就是首先要改善睡眠,减轻精神压力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外感风邪、湿热或毒邪,蕴蒸肌肤;或由气血不和,肝肾亏虚所致。急性发作大多属正盛邪实,邪退则病解,若病久气血亏虚,常呈慢性易复发之势。
1.外感六淫
风
中医学有“无风不作痒”之说,风邪客于肌表,郁闭经络,留聚于肌肤,导致营卫不和而生本病。而风为百病之长,其致病最易兼夹其他病邪,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诸病源候论》曰:“….解脱衣裳,风人腠理,与血气相搏,结聚起,相连成瘾疹。风气只在腠理浮浅,其势缓,故不肿不痛,但成瘾疹瘙痒耳。”《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云:“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
热
风邪易兼夹热邪或热邪独自侵犯肌表,搏于营血,充盈于肌肤络脉之间,亦可使营卫不和发为本病。诚如《诸病源候论》中日:“…乃夫人阳气外虚则多汗,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也。”
寒
多于风邪兼夹为患。寒为冬季的主气,在秋冬季节均可发生。寒易凝滞,易伤阳气,风寒侵于肌表,郁遏卫阳,营卫不和,气血运行失畅,肌肤失于温煦而致成病。《诸病源候论》中曰:“邪气客于肌肤,复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千金方》又云:“《素问》云风邪客于肌中,则肌虚,真气发散,又夹寒搏皮肤,外发腠理,开毫毛,淫气妄行,则为痒也,所风疹瘙痒,皆由于此。”
湿
亦多于风邪相兼。风湿犯表,停滞于肌腠脉络之间,可致阳气郁闭,营卫不和;亦可内传入里,使湿困中焦,从而发为本病。一如《医学人门》中所云:“……似赤似白微黄,隐于肌肉之间,四肢重著,此风热夹湿也。多因浴后感风,与汗出解衣而得。”
总之,六淫为患,常常兼夹致病,或为风寒,或为风热,或为风湿,或为湿热,或为风湿热同时致病,从而表现为各自相应的症状。
2.感受特殊邪毒
素体禀赋不耐,感受药毒、漆毒、虫毒等因素,化热化火,郁于皮肤腠理而发病。《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漆疮候》中云:“人无问男女大小,有禀性不耐漆者,见漆及新漆器,便着漆毒,令头面身体肿起,隐疹色赤,生疮痒痛是也。”
3.情志内伤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并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情志变化与五脏的关系。《素问·至真要大论》又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而心又藏神,主神明情志活动,因此七情异常变化,如心绪烦扰、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均可使心气不畅,心血不行,君主愦愦,臣属昏昏,随致诸脏腑功能失调,冲任不调,从而使得机体阴阳失衡,气血失和,火热内生,壅滞于肌肤脉络而发为本病。而此病发作之时,瘙痒无度,常使人寝食难安,反过来又会加重人的紧张、烦躁、焦虑情绪,如此周而复始,互为因果,而致恶性循环。
4.饮食失宜
中医学认为,鱼腥海味、辛辣炙煿等物,多具有湿热之性,食之则化热生风,能引动伏邪,怫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发病;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导致肠胃气机失调,营卫不和,以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而发为本病。中医学对此也多有记载,如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鹅,气味俱厚,动风,发疮。”清·王士雄《随息
居饮食谱》中说:鸡“多食生热、动风”;猪肉“多食助湿热”;杨梅“多食动血”;芥菜“发风动气”;胡椒“动火”;黑大豆“性滞壅气”;荞麦“发瘤疾”等。
5.劳逸失度
久病体虚,或者过度劳倦,致气血耗伤,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侵袭,郁于皮肤腠理而发病;气血不足,肝失濡润,化燥生风,肌肤失养而发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曰:“此证…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
6.痰浊瘀血
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未能及时发散,邪蕴于肺卫,阻滞气机,气不布津,聚液生痰;饮食生冷,寒饮内停或嗜食酸甘肥咸,积痰蒸热或食虾蟹、荤腥发物或有肠寄生虫,致脾不健运,痰浊内生,痰浊停滞;外感六淫、内伤情志,致气虚推动无力、或气滞不能行血,或寒凝血滞,或热邪煎灼,瘀血凝滞,阻于肌腠,均可发为本病。
最根本原因还是人体免疫系统出故障了,免疫力增强自然就好。
调养就是首先要改善睡眠其次是营养,还有调整心态减轻精神压力。自己想办法围绕这三个主题去做,一定要保证饮食起居有规律。然后不知不觉就痊愈了。息斯敏是药物控制,每天一片,缓解后一点一点减量;关键还在自己,你自己要掌握好自己的身心状态问题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