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的花钱能力有目共睹
中国游客的花钱能力有目共睹,一直以来各国也对中国人的购买力垂涎三尺。从爱马仕皮包到虎牌电饭煲,从免税商店到普通百货大楼,很多时候,绝大多数中国人喜欢狂扫的货,已经超过了一般旅游手信的范畴与意义。
不管是奢侈品,还是生活必需品,不买就亏了———相信这是中国游客境外扫货的共同心声。这些年,因为中国游客抢购而脱销、断货的物品到底都是些什么货?在这里,通过梳理和总结,可以得知国人境外购物心理的演变。
从最初出国买特产、名牌服装,逐渐发展到买马桶大米,中国游客就差搬水搬空气了。这是典型时代的典型缩影,也是一群人焦躁不安的消费狂欢。
中国游客最初走出国门看世界之时,多数人对“中国制造”避之,唯恐不及。虽然现在对于同种物品,也还更倾向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土耳其等非中国造货物,但出门购买“M ade in C hina”的商品已经越来越多。因为即使是中国制造,中国游客也多认为在国外买到的产品,质量更加让人放心。
国外的货品,人家不用特地做广告,我们也对它们死心塌地,甚至形成一个固定思维模式:国外绝大多数产品,质量更保证,哪怕是中国出口到国外的东西,也比国内市场上的更值得信赖。
以马桶盖为例,据说松下洁乐系列马桶盖在日本比中国要便宜,类似的产品,日本通常要比在中国便宜30%- 50%,即使是日本厂家设在中国的基地生产的产品,其在日本的价格通常要比中国便宜得多。
中国制造在国外买质量真的不一样,不知我们的质检是干嘛的,而且更奇怪的是中国制造相同的产品在国外要便宜些,真的是坑爹呀。
国内东西便宜点,降低税收谁愿意给外国人赚钱啊?
在中国,想要享受这本来应该有的就要花更多的钱:次品卖1000,合格品卖2000,而国外,优等品卖500。
不是有钱就不爱国了。而是国内的商品有些质量太差了,性价比太低。
如果你在大中型国企工作26年,退休金1100多元,你的自信能找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