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作序趣闻轶事
相传宋朝绍熙戊午四年,(公元1198年)有一官吏,姓祝名可久,石塘人氏,官居武功大夫贵州刺史,这一年返乡省亲、荣归故里。回来后与小弟可大一起,在家乡石塘经过多方筹措,捐资出力,时间不长就建立起了一所乡校。称为“六斋”,以此培育当地乡族子弟。其六斋为:诚斋、深斋、醇斋、畏斋、定斋、应斋。该“六斋”乡校是铅山有史以来,铅山县志记载中为最早的第一所学校。教育乃兴国强邦大计,此等私人出资办学、造福乡梓的善举,可谓功德无量。
祝氏在石塘是名门望族,加上祝可久官至刺史,这次衣锦还乡好不风光。昔年有一富商曾氏,乐善好施,广济钱财,先后在石塘建有三座祠堂。按照民间风俗习惯,祠堂修谱必须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这次修谱,正是适逢祝氏族谱六十年一大修的隆重之期。依照惯例重修家谱,一般都要慎重邀请当地社会名流或达官贵人,来为其修家谱作序和捧场。
这天早上,祝可久来到祠堂,心情甚是愉快,因为修族谱所需一切,已经万事俱备,只差作序之人了。而此刻,在他心中还没有想到最佳人选为此次修谱撰写序文的人,眼看快到修谱之日,故而又焦虑起来。他在堂上慢慢踱着方步,手拿折扇轻敲自己的脑袋,苦思冥想起来。突然,想到了离本地(元朝石塘又称为十二都)不远处的十一都第五保居住的辛弃疾。想他过去在各地任职期间,为朝廷立下显著功勋,文韬武略得到官场上下及有识之士一致赞誉,就连经常往来于福建闽北、鹅湖书院等地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都十分佩服辛弃疾的文武全才。
于是,祝可久在那秋高气爽、菊桂飘香的一天上午,乘坐一顶蓝屏小轿,带着随从过了十一都村后,又改乘渡船过了石塘河,一行人匆匆前往第五保的“大夫第”宫馆去拜访辛阁老(当地人对辛弃疾的尊称)。辛弃疾听到家人通报,起身出门相接,双方行礼寒喧之后,迎入馆内,宾主去庭堂时,辛弃疾对祝可久又看了看,心想,虽早有耳闻,今日见面,果然气宇不凡,谈吐得体,似曾相识,他们谈笑风生,祝可久对辛阁老极为仰慕,内心亦有相见恨晚之感。进入宫馆内堂落坐,家人即刻捧上香茗,品茶之后,辛弃疾微笑道:“闻刺史大人此次回乡省亲,创办乡校,实属乡民子弟之福,敬佩之至!”祝可久忙施礼,说:“不敢当,能为家乡做些实事,深感欣慰,假期短促,今日得以拜见阁老,真乃三生有幸!”辛弃疾眯眼呵呵一笑道:“兄台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如有事不妨直说。”祝可久起身,再次施礼说:“恰巧今年喜逢60年一遇重修家谱,我谨代表祝家全族,敬请阁老为修族谱作序,不知可否?”辛弃疾也起身,手抚胡须点头应道:“有何不可,此事何需兄台亲临,只要知会一声,当尽力而为。”祝可久听后,喜出望外,又聊了一会儿,再三施礼道谢告辞,言明修谱之日,会派人前来恭迎。辛弃疾亲自送到大门口,目送他乘轿子而去。
到了祝家修谱这天一早,辛弃疾就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祝府,这一举动让祝可久兄弟俩受宠若惊,迭声自责。他们怪自己怠慢了阁老,连忙左右陪同着辛弃疾来到了祝氏宗祠。里面有族长,长老出来迎接。祠堂内置办的整洁有序而又喜庆,非常热闹,大家喜气洋洋,全体祝氏族人齐聚宗祠,隆重举行大修族谱仪式。辛弃疾受祝氏家族热情之邀,尤其是贵州刺史祝可久专程至宫馆相请,盛情自是难免。辛弃疾在查看过老族谱和询问了族长等人之后,序文已然成形,只见他稍作沉吟,铺纸提笔挥书:《原序》古昔天下分为九州,唐虞以降,九州之内,无族谱者则不得为大族,显姓鹅湖石塘祝氏肇自祝融,盖因封以为姓龙骧将军冀州刺史僧勃,是以为显姓焉夫谱,所以辨亲疏也……以为文献之徴,今修之谱牒,实有以使愚不肖而为贤智矣,可久之有功于斯,时有功于后世何如哉,可久淳厚雅饬而粹于经学,授贵州刺史,晔然有善政焉,故书以复云。绍熙戊午岁月日。吉龙图侍制湖北安抚使兼兵部侍郎辛弃疾谨书。
修谱仪式完毕后,祝可久及族人对辛阁老非常感激,欲以重金相谢。辛弃疾淡然一笑,坚决不允。祝家再三也未能奏效,只好作罢。祝可久内心清楚辛弃疾的高风亮节与平生坎坷曲折,若不是自己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办学善事,有功于当代,辛阁老怎可轻易会为一官僚去作修谱序文。惟有心存感念,双方互道珍重告别,祝可久目光里满是敬重,望着辛弃疾高大、坚毅的背影渐行渐远,视线也模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