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南阳
民间传说中的南阳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全国各地的民间流传相当广泛,版本较多,但核心内容是基本一致的。神话传说自产生到流传过程中形成定型故事。
根据现代诸多的民俗之类的出版物,大都记载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南阳,如海燕出版社的1997年版程健君的《民间神话》中有“牛郎是南阳县桑林人”之说,宗教文化出版社的《节俗》和三峡出版社的《中华民俗艺术大全》中均记载“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在南阳桐柏县盘古开天发源地还流传着另一版本的牛郎织女传说:黄牛是在盘古开天辟地时,因为当时地上没有五谷,它将天仓中的五谷偷来撒向人间,因而被玉帝赐下天庭,摔断了腿。孙如意用百花露给黄牛治好了伤,黄牛帮助牛郎和织女成了家。后来,黄牛又不顾受罚,帮助织女和牛郎从天宫偷来蚕蓝、蚕种、织布机、织布梭等。自此,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生活幸福。故事中还描述了织女如何传授养蚕、缫丝、织绸缎技术。
不同版本传说中的人物、地点都指向了南阳,完全符合神话传说地方化的特征。
南阳黄牛的悠久历史
牛郎织女传说的地方化,不仅仅与传说中的人物、地点和地方有关,而且所反映出的农耕地区的特点非常明显。耕牛是农耕地区不可缺少的役力,是从事农耕的主要“生产力”。同时,牛也是牛郎织女传说中的主要角色。
南阳黄牛是我国五大良种牛之一,享誉海内外,南阳牛的历史悠久,自然就产生了许多“牛”的故事:“伏牛山”、“嫦娥与黑牛”、“百里奚养牛”……,牛郎织女便是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当今的南阳是一个农业大区,汉代的农业领域亦十分辉煌。张衡赞美家乡的《南都赋》有“百谷藩庑,翼翼与与”。
早在春秋时代,南阳黄牛已进入舍饲、圈饲阶段。生于南阳长于南阳的秦国名相百里奚就善于养牛,在他的落魄生涯中,于南阳城西麒麟岗牧牛为生,他曾闻周王子颓喜欢牛,即以养牛做为晋见阶梯,被传为佳话。在汉代,斗牛成为南阳当时盛行的一种活动,由此在举世闻名的南阳汉画像石中出现了大量的牛的形象。
如此渊源的“牛”文化,从而产生了南阳城西牛家庄的“牛郎”就不足为奇了。
“牛”文化遗产的传承
时至今天,二千多年前的汉代画像石“牛郎织女”遗存南阳、千古流传的“南阳城西牛家庄……”盛传不衰。南阳丝绸至今仍享誉海内外、南阳黄牛名列全国五大良种牛之一,并衍生出今天的黄牛节……。如此丰厚的文化底蕴延续至今,充分证明了“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于南阳,这是南阳人的自豪,中华民族的骄傲。
今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南阳走出盆地,名扬天下的又一契机,绝不可以忽视它、冷落它。它是南阳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护它、继承它。
润七夕
2006年的中国情人节“七月七”由于恰逢闰七月,出现了38年一遇的两个七夕节,分别是阳历7月31日和8月30日。 解释:农历出现闰年是因为农历一年约为354天,而阳历一年中有365天,两者相差约11天,为了平衡两者之间的差距,每19年农历要置7个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