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
布朗山康节
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第一天除夕,家家户户大搞卫生,杀猪宰牛,做“厄糯索”,也称黄粑,是节日期间用来赕佛和馈赠亲友的必备礼品。这一天早上,各家最晚辈的人要把自家做得最好的饭菜送到老人跟前,并跪着请老人吃饭,祝老人节日快乐,健康长寿。同时,伸出双手,掌心向上,接受老人祝福。
第二天元旦是最热闹的一天,各村均举行盛大的赕佛仪式和歌舞比赛,进行泼水狂欢等活动。只听三声马蹄炮响,宣布可以接新水了,各寨选出5—7人去山箐接新水。接来的新水要煮成中药水拿去洗佛像,洗过之水将被大家争抢回家给老人小孩洗脸,图个吉祥如意。接着便是献饭、堆沙、滴水、扶树等祭祀祖先、神佛活动。
天刚亮开,村民们带上准备好的河沙和用芭蕉叶包裹的米饭、粑粑、烟、茶等,陆续到公房前,围着前一天搭建的面积约一平方左右的竹掌子,手拿点燃的蜡烛,口里念念有词,依次绕着竹掌子走,边走边捏一撮米饭放在竹掌架上的箩兜里,并把黄粑、烟、茶、水果、鲜花等挂在竹架上,名曰给佛祖和祖先献饭。堆沙的人们则把沙捏成小团,放在掌子下的地上,每团沙代表一家人或一个人,祈求神佛、祖先保佑,平安幸福。三响马啼炮声后,全村人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涌上公房。公房正堂置有佛像,早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在那里念经、拜佛。大伙用新水煮制的药水洗佛像。接着进行滴水,七八人围蹲一个盆,各自拿出从自家带来的一竹筒或一瓶水,一手拿点燃蜡条,静听佛爷念经,当经念到某一内容时,各自把水向盆里倒一小点,意思是给已经逝去的先人送水。
最后一个项目是扶树。各寨公房前均有一棵神树,每年山康节,各家都砍来一棵树杈,用树杈把神树的树枝树干撑起,意为树不倒,则家不倒,人不倒,健康幸福长在。
中午饭后,山康节的另一活动———歌舞比赛和泼水狂欢开始。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涌向舞场,路边人群向他们泼洒自制除邪草药水或清水,以示祝福。芒景下寨还把吉祥物———制作精致的大象模具推到舞场中央。
整个舞场中最引人注目、逗人乐的是两位被称为“打别”的领舞者,他俩从头到脚都裹扎着黑布,只有眼睛、鼻子、嘴巴处留几个洞。传说是天帝下派的两个神仙,到人间佯装最穷的人,暗察人们对佛的虔诚及心地的好坏,同时负有逗乐和保卫之职。两人脖子上各挎一个包,舞到人前时,向人们讨乞,以试良心,此时人们都乐意慷慨解囊。舞蹈结束后,青年男女便开始泼水狂欢。
之后是吃百家饭,也叫团圆饭。即各家把所做饭菜,用芭蕉叶包好带来共享。开饭时,饭菜包堆放在桌面,自选一包饭、两包菜。米饭中有一部分是糯米饭,菜也很丰富。菜香混入芭蕉叶的清香,吃起来别具风味。人们吃饭喝酒,谈天说笑,其乐融融。
晚上,放高升,点火花,在火树银花下继续歌舞狂欢。
山康节第三天,人们进山拜祭山神、祖先。全寨男女老少敲锣打鼓,带着祭品来到芒景后山的密林深处,举行祭拜仪式。最后,人们都到龙潭旧址上载歌载舞,使往日寂静的山林热闹非凡。